園林假山地貌是指園林用地范圍內的峰、巒、坡、谷、湖、潭、溪、瀑等山水地形外貌,那么該怎么創作呢?下面為大家介紹:
1,因地制宜。園林假山地貌處理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,宜山則山,宜水則水。以利用原地形為主,進行適當的改造。中國有不少古典園林是因地制宜造園的佳例。北京頤和園的萬壽山(原稱甕山)是北京西山的余脈。在修建清漪園(頤和園前身)以前,山南地勢低洼,附近的玉泉和龍泉泉水匯集,形成甕山泊,乾隆十五年(1750)興修清漪園時,結合興修水利進行了地形改造工程,加以浚深,并向東、西拓寬。挖出的湖土除留筑湖上三島和東、西堤外,部分增筑于甕山東麓。又在甕山北麓挖出一條河(原稱后溪河,即今后湖),所出土方沿北園墻堆筑了一列土丘。原來單調的地形經過這些改造,頓然改觀,形成山環水抱之勢。
2,師法自然。園林假山地貌創作要借鑒自然,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為藍本;即所謂“以真為假”來塑造園林假山地貌,而且要繼承中國傳統的掇山理水手法,“做假成真”,使園林假山地貌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,出于自然高于自然。
3,順理成章。在布置山水時,對山水的位置、朝向、形狀、大小、高深,山與山之間,山與平地之間,山與水之間的關系等,作通盤考慮。全園山水地貌的曲折變化,高低錯落要符合自然規律。地貌創作要根據土壤的不同性質確定山體或水體岸坡的坡度,使之穩定持久。
4,統籌兼顧。園林假山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,還要為園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設施創造合適的場地,施工時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長。在造景方面,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,山水須有建筑、植物等的點綴;園中建筑及其他設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。
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,生活質量不斷提高,人們越來越重視園林景觀設計方面的建設了。大家都知道,塑石假山是由人工建造成的,但到底是怎么做的,人造假山山石的拉底的注意事項:
一、假山拉底的方式
1.滿拉底
滿拉底是在山腳線的范圍內用山石滿鋪一層,這種拉底的做法適宜規模較小。
2.周邊拉底
周邊拉底的意思就是先用山石在假山山腳沿線砌成一圈墊底石,然后就用亂石碎磚或泥土將石圈內全部填起來。
二、山腳線的處理
首先是應該埋腳,埋腳的意思就是將山底周邊墊底山石埋入土下20厘米,再在石邊土中栽種花草后,假山與地面的結合就更加緊密、更加自然。然后再在地面上直接做起山底邊線的墊腳石圈,這樣效果會比較好。
三、技術要求
1:要注意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假山山石來做山底,切記不要用風化過度的松散的山石。
2:拉底的石與石之間不能有縫隙,一定要緊連,這樣子才能使塑石假山造型牢固。
3:拉底的山石底部是關鍵的,一定要墊平墊穩,保證不能動搖,這樣才方便后期的施工和塑石假山的牢固。